信用修复暖企护航!三亚以创新机制激活市场主体新动能→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信用修复暖企护航!三亚以创新机制激活市场主体新动能→

2025年9月,三亚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乐东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行政处罚导致信用受损,企业经营面临困境。在向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求助后,一场跨区域信用修复协作迅速启动。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与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积极协助企业提交修复申请,乐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及时响应并出具《信用修复申请表》,高效完成信用修复。

这一成功案例是三亚市2025年以来创新信用修复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秉持“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的服务理念,构建起“全流程服务+精准化帮扶+优化修复流程+跨区域协同”四位一体的信用修复体系,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失信企业“解绊”“赋能”,让信用成为市场主体发展的“金色名片”。

专项服务“零距离”

为高频失信企业“精准破局”

针对全市高频失信企业,创新推出“信用修复直通车”专项服务,通过组建工作专班,系统筛查精准锁定帮扶对象,提供主动上门收集材料、出具证明、申请代办等全流程帮办服务,实现企业信用修复“零跑动”。截至目前,已成功帮助12家高频失信企业完成91条行政处罚修复,有效清除了企业发展障碍,重塑市场竞争力。

“闹钟提醒”前置化

推动服务从“等申请”到“送上门”

为破解企业因疏忽或不了解导致修复不及时的难题,创新推出“信用修复小闹钟”服务。当企业行政处罚满足最短公示期条件时,系统自动发送信用修复提示短信,以“数据跑腿”代替“企业奔波”,截至目前,已发送提醒短信1686条,推动信用修复服务从“坐等申请”向“主动推送”,显著提升了修复效率和企业获得感。

快速修复清单化

流程再造降本增效

联合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全市综合行政执法行政处罚事项中,筛选出240项适用快速信用修复的行政处罚事项,形成专项清单。清单内的事项在满足最短公示期后,企业可直接进入快速修复通道,免于提交《信用修复申请表》。通过制度创新与流程再造,大幅压缩了修复办理时限,降低了企业时间成本与材料成本,让信用修复更高效、更便捷。

跨区域协同发力

打破信用修复“地域壁垒”

针对企业失信行为跨区域、修复流程多部门的痛点,三亚牵头联合五指山、陵水、乐东、保亭等四市县共同签署《三亚经济圈跨区域信用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全省首个区域信用协同机制,有效打破了市县间的数据与协作壁垒,完成近百起跨区域信用修复及6家企业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推动三亚经济圈信用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修复信用就是激活发展动能。从等待申请到主动服务,从单打独斗到区域协同,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自2025年以来,通过上述创新举措,已助力221家企业完成383条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同比增长50%,让信用修复工作焕发全新活力。

下一步,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将紧扣自由贸易港建设及“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持续完善信用修复制度,创新修复举措,让信用修复更高效、更便捷、更暖心,以信用建设新成效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